徐汝智
上个世纪的1977年,“文革”刚刚结束不久,全市中小学虽然已经恢复上课,但因受“文革”的影响,学生的文化基础很差,加之学校使用的教材编排粗疏,小学教师队伍青黄不接,其中一部分师资水平很低,严重影响了基础教育的质量。国家教育部和省市教育部门,多次下发文件,召开相关会议,要求迅速把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开展起来,努力提高师资水平,逐步改变当时教育落后的现状。
江苏省教育厅于1977年下达了《关于努力做好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的意见》。连云港市教育局做出决定,组建连云港市教师进修学校(市教育学院前身),由陈振伦同志任校长,沈伟民、李学庸同志任教务主任,并从全市各中小学抽调一批骨干教师,充实到市教师进修学校任教。
几天以后,来自各区和乡镇的十余名教师陆续到市教师进修学校报到。我被分配在中师组,担任在职小学教师的培训工作。当时的市教师进修学校条件简陋,仅有借用的两排教室。在工作上,我们只能利用小学教师的课余时间进行教学工作,不得影响小学的正常教学秩序。当时的小学教师中,很多人没有接受到师范教育,有的教师是从部队转业充实到教师队伍里的,完全不了解小学教学工作。有的小学教师仅仅具有初中文化程度。农村小学民办教师的占比较高。我们认识到,要提高他们的文化水平和教学水平,是一项十分紧迫和繁重的任务。
经过调查研究,进修学校确定,在市区的部分中心小学设点办班,开展教师培训工作。不久以后,即分别在新浦,海州,连云,新坝,锦屏,墟沟,徐圩,朝阳等地设立12个教学点,全市市区约有2000名小学教师编成24个教学班,入学接受培训。省教育厅为了规范师资培训工作,下发了中师函授教学大纲,并且由南京晓庄师范牵头,组织人员编写了中师函授教材。中师函授教育开设了《文章选读》,《语文基础知识》,《算术》,《代数》,《几何》等文化课程,并开设了《教育学》,《心理学》等专业课程,学制为四年。凡按教学计划修完全部课程,各门课程考试及格,并经思想和业务考核合格的学员,由市进修学校颁发毕业证书,国家承认其学历。
市进修学校十分重视此项工作,指定李学庸主任具体负责。中师教研室的十几名教师,深入到城乡各地,盐区海岛,不辞辛苦送教到基层。那时的交通不够方便,有的地方尚未通公共汽车,中师组的教师们或者骑自行车,或者步行,前往各教学点。不论是严寒酷暑,还是风霜雨雪天气,大家都能按时到达,准时开课。我那时每周到新坝乡的大井小学授课,乘公共汽车在普安下车,还得步行好几里路,才能到达大井教学点。每周一往返于崎岖的乡间小路上,有时遇到雨雪天气,道路泥泞,都能准时到达。两年之中,从未迟到过一分钟。中师教研组的教师,每周有三个下午外出讲课,其余时间,钻研教材,编写教案,查阅资料,总是觉得时间不够用。我们在教学中努力联系小学教学实际,联系小学教师的业务文化水平,努力争取最佳的教学效果。大部分学员都能勤奋刻苦地参加进修学习,在完成本职教学工作的同时,读书做题,攻尖克难,努力做到边教边学,学以至用。
学员们从1979年入学,经过四年的刻苦学习,大部分学员按照教学计划,完成了各门课程的学习,并且顺利通过了各科的结业考试。为了确保进修培训工作的质量,按照省教育厅的统一步署,全省各市均指定一所中等师范学校,负责统一管理教师培训工作。海州师范早在1955年就曾设有进修部,后因“文革”中断了工作。1984年,市教育局重新发文,决定恢复海州师范进修部建制,由进修部统一管理市区和各县的教师培训工作。进修部和各县区的教师进修学校密切配合,协同工作。我市市区的中师函授工作,也由市教育学院移交给海州师范进修部管理。
1984年7月,在海州师范学校大礼堂,举行了我市“文革”以后首届中师函授学员毕业典礼,三百余名学员获得了中师毕业证书,成为具有合格学历的小学教师。以后的实践证明,这些中函毕业生,文化和业务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,大部分学员成长为小学教学骨干教师,并获得了小学高级教师职称。
四十多年过去了,每当我们忆及当年的那些往事,想到在那个特定的历史时期,为了提高那一代师资水平所做的努力和付出的辛劳,心中总会感到丝丝的快慰。